近日,在美國佐治亞州立大學訪學的我校文學院副教授李彥潔應邀赴當地中學(Trickum Middle School)交流教學,做了題為《有趣的漢字》的講座。
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書寫工具,也是中華文明的載體和符號,是世界上唯一的最古老且沿用至今的文字體系。李彥潔從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中漢語的文本占用書寫空間最小講起,通過對漢字形體演變歷史的回顧,幫助美國學生了解漢字與世界上使用較多的表音文字的不同之處,演示并指導學生熟悉漢字的書寫方式。學生們對漢字文化表現出濃烈的興趣,積極與老師互動交流。她生動的講解得到了當地中學教師和佐治亞州立大學國際處工作人員的高度評價,Trickum中學希望能夠再為該校更多學生介紹漢字文化。
近年來,文學院黨委積極尋求黨建與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工作深度融合,教工第二黨支部聯合漢語言文字學專業九名教師(7名黨員,2名入黨積極分子)組成了“漢字小行家”項目團隊,進入中小學課堂為師生講授漢字知識。該團隊目前已經在保定師范附屬學校、保定市聯盟西路小學開展了多場講座,受到廣大師生的熱烈歡迎,取得了良好效果。
此次講座是我校漢字國學項目的國際延伸,也是文學院黨委黨建特色項目的海外嘗試。佐治亞州立大學國際學生與學者服務中心(International Student and Scholar Services)“全球教育合作項目”(Global Education Partnership)的一個組成部分。此次將漢字知識帶到Trickum中學,是漢字國學國際推廣的成功嘗試,增進了美國青少年對中國文化的認知和了解,推動了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播。
(文學院供稿)